捷克,一個美麗而深邃的工業強國
捷克是一個位于中歐的內陸國家,與德國,奧地利,波蘭,斯洛伐克四國接壤。其國際通用稱呼為Czech Republic,國際代碼為CZ。
捷克是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,擁有極高水平的人類發展指數,于2006年被世界銀行列入發達國家行列。
布拉格(Prague)是捷克的首都,也是捷克最大的城市,它位于捷克的中波希米亞州、伏爾塔瓦河流域。布拉格號稱“歐洲之心”,地處歐洲大陸中心,在交通上一向擁有重要地位,與周邊國家的聯系也相當密切,是歐洲的十字路口。在地理上布拉格恰好介于柏林與維也納這兩個德語國家的首都中間。
布拉格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,這讓她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。布拉格匯聚了歐洲千年以來各具風格的歷史建筑,如哥特式的尖頂教堂、浮華的巴洛克、洛可可風格的建筑和花園,羅馬式的古樸教堂與廣場,此外還有很多近現代風格的建筑。當然,布拉格最著名的景點,還是橫跨伏爾塔瓦河的查理大橋、老城廣場和布拉格城堡。
波希米亞,這個名字與捷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美麗的波希米亞是激起無數西方人才思的神秘之地。波西米亞覆蓋包括首都布拉格在內的捷克中西部大片土地,與東部的拉維亞地區共同構成現今的捷克版圖。在捷克語里,波希米亞人常常是捷克人的同義詞,如今這一詞常意味著一種自由散漫、比較另類的生活方式。事實上波希米亞就是捷克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,在19、20世紀尤為突出。
談及捷克文化,必須提到捷克文學,因為這里誕生了卡夫卡、哈謝克、塞弗爾特、昆德拉等世界級文學巨匠,它們的作品充實了人類思想的寶庫,為世界文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
二戰前,捷克斯洛伐克已經擁有悠久的工業制造歷史,其綜合實力位居世界前列。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是世界第五強國奧匈帝國的工業區,并被譽為"奧匈帝國的心臟",奧匈帝國70%的工業集中在此。
捷克斯洛伐克擁有較高的工業化水平以及完整的工業體系,除了能夠制造出性能出色的機槍和火炮,還可以生產飛機和坦克,甚至連軍艦上的火炮都可以制造出來。
二戰前夕,捷克斯洛伐克的軍火產量超過了英法兩國的總和。捷克的工業品特別是武器裝備,不僅自用而且大量出口到國外,捷克式輕機槍和斯柯達火炮是捷克出口的拳頭產品。
不過,讓“捷克造”真正享譽全球的,還是二戰。二戰時期,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武器可謂廣為人知,不論是盟軍還是軸心國,都在使用捷克造的武器。其中最為國人所知的武器,就是“捷克造”ZB-26輕機槍。
ZB-26輕機槍名氣之所以大,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款武器是中國軍隊抗擊日寇的利器,它誕生于20年代中期,由捷克槍械天才哈力克設計,以其性能出眾、輕便可靠、價廉物美而著稱,當時中國進口了12萬挺,用于裝配部隊最精銳力量。在中國戰場上,ZB-26讓許多日寇喪命于“捷克造”的槍口之下。
二戰后,工業基礎如此雄厚捷克,改變了原來的工業結構,重點發展鋼鐵、重型機械工業。工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占依舊很高,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強國。
此外,外貿在捷克經濟中占有重要位置,捷克國內生產總值的80%依靠出口實現。捷克的出口對象主要是歐盟成員,尤其是德國。2004年5月1日,捷克正式加入歐盟,在對外經貿政策方面,執行歐盟的共同貿易政策,并成為歐盟統一市場的一部分。